《百工居於肆,以成其事。》_子夏 註1
四十年來,不論多少年月,四季更迭,喜豐香食品傳承專注於餅藝,傳遞並保留其精神注入於台灣漢餅之中。

 

喜豐香1985一直在重新定義自我,品牌走過40年日月。不惑;是對於自我品牌的認同與理解,餅如其人-人如漢餅的滋味百態,要如何走向不一樣的日常?

        台灣是值得深掘豐富的一方地土。2017年喜豐香食品創立二代店《喜豐香1985》,嘗試以二代店的模式走一段沒有人走過的路,「漢餅」刻畫在台灣人的心中份量厚重,移民社會的文化發展多元,讓當代的我們想在深究探討,除了大餅之外,「漢餅」還有多少當代想像空間。

        主題式的美感餅席,以「生活」為題,藉由漢餅對於產業日常的理解、拆解、再重組,成為桌上的風景,每個產業對於生活都有不一樣的定義與認同,是喜豐香1985在這邁入40年的階段前夕想呈現在當代的方式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 2020年《酬知音》餅席宴飲聚,酬謝喜愛漢餅的知音朋友,拆解漢餅、融入茶、酒,與自我品牌對於漢餅的理解,透過說餅、茶師相互搭配,呈現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,全新美感感受的形式。逐年開始更以多元的餅席形式,與陸府生活美學基金會、理和建設、The One、虹夕諾雅、Coffee Stopover…等等品牌合作,也帶領擁有地域性的漢餅風味,走進不同的城市與當代溝通。

         2025年喜豐香1985 《不惑;感受手路技藝不一樣的當代日常》,過往是品牌內在自我的認同與理解的過程,未來我們期待向外展開不一樣的社會視野,即使是小小品牌力,無論是透過文化語言、人文風土的食材展現、發展產業ESG提高品牌社會價值,期待將台灣漢餅走向永續發展的未來。
 

「製作的不只是一塊漢餅,而是生活百味的縮影。」
 

𝐎𝐧 𝐓𝐡𝐞 𝐖𝐚𝐲 𝐓𝐨 𝐋𝐢𝐟𝐞
讓源於生活的漢餅文化回到生活

 

 

 



註1:各行各業這些百工,各種技藝的工人,他們必須居住在各自的專業場所,才能成就他一番事業。